香港35图库图大全-免费完整资料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天汇生态 | 圆桌对话:面对经济转型与行业变革周期,如何穿越并精进未来?

发布日期:2024-01-30

5bd15ef78737d5e7f30dd891e08546d4.png

(《穿越经济周期、行业变革周期,携手精进未来》圆桌对话)


2024年1月28日,天汇资本八周年庆暨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共建共享论坛在南京成功举办,活动以“穿越周期 精进未来”为主题。其中,《穿越经济周期、行业变革周期,携手精进未来》圆桌对话环节由天汇资本合伙人、高级副总裁邓建良主持,盛迪投资总经理齐国东、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成志明、安永大中华区硬科技行业中心审计主管合伙人汤哲辉、德勤中国经济咨询执行董事张国雄、轩凯生物总经理冯小海、百英生物董事长查长春、汇建科技董事长邬建敏、诺源医疗董事长蔡惠明等来自“产、学、研、金、服”等相关领域的8位嘉宾围绕国际关系、宏观经济、资本市场周期,行业转型以及生物医药企业在多重环境变化下应该如何作为等议题交流经验、碰撞观点。相关重要观点如下:


问1: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请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未来5年至10年宏观经济趋势?

(德勤中国经济咨询执行董事张国雄现场分享)

18ef542bc5c77fdc82e0deec976522a5.png

虽然大家都在关注2024年经济复苏,但是我认为2024年中国经济最主要的主题仍然是转型,科技创新对推动经济转型的作用只增不减。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有关报告及数据显示,中国在2023年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的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提升至12位,较2019年提升3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同时我国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值也从2019年的2.14%上升到2023年的2.54%。说明过去四年虽然经济增长放缓,但是我国的创新能力与创新强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在加速提高。


企业在当前环境下应牢牢把握创新转型趋势,具体有三点建议:一是放弃依赖大规模财政刺激带动经济强劲增长的幻想;二是在内卷的市场中,找到产业链精准定位,构筑核心竞争力;三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发展全球运营能力,提高自身全球竞争力。


问2:资本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该如何理解未来资本市场动态和趋势?

(安永大中华区硬科技行业中心审计主管合伙人汤哲辉现场分享)

de92391de9b267be2e1ba1f4600dff83.png

2023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元年,而“827新政”导致了A股IPO进入阶段性收紧阶段,A股上市审核随之按下减速键。我认为未来一至两年,资本市场IPO机会仍然趋紧。A股资本市场会将有限资源给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科技自强自立的企业,尤其是进口替代和解决卡脖子技术的企业。后疫情时代,中国科技企业应该积极关注出海新机遇,考量全球工业链安全和地缘政治影响,从全球视角布局自身产业链,包括人力安排、融资安排,以实现更安全的发展。在资本市场下行周期中,企业要重新审视自己中长期规划,尤其是现金流规划,少走弯路、不走错路,依托产业生态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问3:创新药投资发生了哪些变化?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盛迪投资总经理齐国东现场分享)

735a8fc740be4184c8368231915c8450.png

盛迪投资是专注医药股权投资的机构。2023年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国内产业政策双重变化的影响下,生物医药领域股权投资明显更加谨慎,行业面临破局压力,企业融资难,机构退出难,医疗领域融资金额和事件数量均有下降。 


在紧张外部环境中,创新药投资仍有以下机遇:第一,2015年来我国创新药经历飞跃式发展,2018年至2021年资本青睐堆高了行业估值,当前行业来到泡沫挤出、估值回归的调整阶段,机构拥有更多好项目合理估值投资的机会;第二,从行业本身来说,我国生物医药发展进入原始创新阶段,要求企业从患者需求出发,开发更多FIC(First In  Class)原研新药;第三,行业政策释放积极信息,带来新的希望和机会,例如浦东新区新政策允许创新药物和国际定价接轨。 


企业上市难的压力使机构放慢投资步伐,但是跨国并购数量的增加为行业带来新动向和机遇,企业发展和机构退出应该在全球范围抓住机遇。建议企业和机构首先要坚守初心,持续看好产业发展;其次适度变革,专注原创,顺势而为,向新而行;最后,产业方和中介方应携手积极建言献策,呼吁行业引领政策,推动生物医药行业投资发展。


问4:作为生物医药细分领域领军企业,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轩凯生物总经理冯小海现场分享)

ed24787c435950b051efc453ff5d65a8.png

轩凯生物成立于2010年4月,集生物技术研发、制造与服务于一身,以“功能性微生物、细菌类分泌物、真菌类分泌物、酶催化产物”四大平台进行核心原料品种研发与生产,围绕“植物营养、日化、动物营养、食品”等应用领域进行产品开发,形成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闭环。


轩凯生物立足于工业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研发,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中,专注第一产业工作,实现稳健发展。我认为生物医药企业在行业周期中,第一,应坚持长期主义,从原料到制剂,打通产业链条;第二,应强化研发能力,实现降本增效,助力产业落地;第三,做好下游渠道,打造更好的客户体验。以长期主义适应市场,研发和市场双重驱动,实现上游到下游贯通,并适度拓展转型。


(百英生物董事长查长春现场分享)

b2d40312d3b638ab68e500cfeb959329.png

百英生物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于抗体表达和抗体发现与优化业务的CRO公司,2023年6月创业板IPO获得受理。我认为生物医药企业出海是一件“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欧美市场是全球创新药主要市场,但是企业出海过程面临着法律法规、出口政策、文化差异、团队搭建等重重困难。百英生物于疫情前启动海外布局,前期发展也是非常缓慢,但经过几年耐心沉淀,我们逐步进入一些MNC的供应商体系中,2023年海外收入占比也有较大的提升。对于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我们也看到近期国内创新药企License-out事件非常频繁,交易金额也是屡创新高,这说明我国生物创新药具备全球竞争力,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国际认可。生物医药行业仍然有众多未被满足的需求,中央工作会议也提到支持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虽然目前大家都在感知着资本寒冬,我们还是应该对行业发展充满信心


(汇健科技董事长邬建敏现场分享)

香港35图库图大全

行业遭遇资本寒冬,我认为是挑战也是机遇。从前我以科学家身份围绕里程碑做研发和产品,在资金有限的条件要求我去考虑财务机会,可以说推动了我从科学家向企业家转型。汇健科技通过先进的半导体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建立了高通量临床质谱及人工嗅觉传感两大技术平台;运用纳米材料技术(MT)、高通量生物检测技术(BT)、数据库及AI算法(IT),构建了基于“3T"的多组学多元样本诊断及健康监测产品及服务平台,多层次的战略布局为企业在变局中调整带来可能。

(诺源医疗董事长蔡惠明现场分享)

583af168acef0f142da10f12af6efaf1.png

当前精准医疗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未来精准医疗领域全球竞争必将更加激烈。诺源医疗深耕于精准医疗领域,集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团队中聚集数名一流科学家,经过十多年理论研究和积累,一系列核心技术转化,最终取得商业成功。我们聚焦科技创新和商业创新模式,在实践中建立起“药械并举”的双能驱动模式。在国际化方面,与国际头部公司形成全面合作,既有ODM业务机会,又能出海布局拓展,也能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以及主业发展水平。


问5:在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双重周期下,对处在产业发展期的企业发展战略有什么建议?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成志明现场分享)

e55847f74b9b969e31d7a2a9416df875.png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中国五个结构性演变:第一,中国和美西方之间开始全面的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博弈,特别是全球产业链、投资与贸易的重构;第二,中国自身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的演变,从经济发展动能,从房地产转向科技创新,硬核科技创新重要性提升;第三,中国从外向依赖型经济,转变为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第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兴硬核科技全面赋能产业与生活,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第五,共同富裕、倡导公平、严管资本、人口新政成为新的社会发展导向。


我对企业发展战略有以下建议:第一,当前是一个知识与经验快速清零的时代,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企业应该用创新解决问题;第二,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企业必须依靠系统能力才能打胜仗。企业成长需要意识观念、体制机制、发展战略、组织流程、人力资源、技术体系、数字化体制、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八个方面的系统化再造。建议企业:战略战术化、目标任务化、任务项目化、项目事件化、事件要素化、过程节点化、节点标志化、多方协同化、责任明确化、奖惩及时化、管控动态化、复盘常态化。以企业苦练内功应对外部内卷。


经过专家们的讨论和碰撞,我们对于如何穿越周期并精进未来又有了新的认知与共识,“转型升级”“硬核科技”“核心竞争力”“新质生产力”“国际化布局”等成为嘉宾们共同关注的关键词。现将专家们相关核心观点与建议汇总提炼如下:


1、良好心态:坚守与适应新的变化,顺势而为、向新而行。


2、准确定位:找准产业链中定位,明确产品价值,在产业链中继续铸造第一,更好地精进自己,并为产业链合作伙伴创造价值,一定会有更好的未来。


3、原始创新持续专注原始创新,充分发挥产业方与各专业中介机构的作用,共同推动产业创新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4、国际化视野与合作:要把视野打开,寻找和跨国企业合作的机会。外企收购国内创新药企业趋势越来越多,中国也将出现更多的中资跨国公司出海开展业务及海外并购,这是双向奔赴。


5、平台与生态共建共享共赢思维:生物医药企业符合新质生产力概念。跨越周期更依赖平台与生态。企业利用好平台与生态,可以少走弯路,进行可持续发展。期待高举共创、共赢、共享、共生的大旗,一起精进未来。


一场思想的盛宴,一次次重要观点的碰撞,激荡起每个人心中的波澜,让参会嘉宾意犹未尽。聚焦到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产、学、研、医、金、服”等行业内各方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建生态,共同开创并迎接中国医药产业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include filename="public/footer"/}